DIARIO DE CHINOS 华侨快报(国际刊号 ISSN 2530-1349) 新手帮助
注册 登录
西班牙华人网-华侨快报 返回首页

佚名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laicw.com/?3715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德国“土人”的身份困境

已有 1126 次阅读2012-1-15 11:55 |系统分类:移民生活

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德国总理府,一场旨为外国移民融入德国而举行的表彰典礼正在举行,17岁的巴班走向讲台,代表新一代移民发言,他出生在德国的马堡,父母是伊拉克人,巴班的德语非常标准,没有任何外国人口音:“我有一个好朋友,他在德国努力工作,但是2个星期前,他却被遣返回国了。德国一点都不好。 ”

  台下一片寂静,旁边的德国移民局官员一脸尴尬,笑容僵硬。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孩子,尽管出生于斯,但德国对他们来说,依然是一块陌生的土地。2011年,德国与土耳其签署劳工协议50周年,德国举行一系列活动,宣传外来移民融入政策的成功,但巴班简单的几句话,却揭示了皇帝新装背后尴尬的现实,第一批外来劳工移民的后代,在融入德国社会的道路上依然艰难受阻。

  劳工后代成无根一族

  “土人”,是欧洲华人圈对土耳其人的俗称。在欧洲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,土耳其人经营的杂货店、小吃店、水果摊和自由市场比比皆是,俨然成为欧洲低层次经济生活的主流。德国南部的曼海姆,虽然没有完整的“土耳其城”,但原本只有几条街的“土人店”,近几年不断扩展蚕食,几乎占据了曼海姆市中心的主要地段。在这里,你可以吃到最正宗的土耳其肉夹馍,羊杂汤的香味,和着悠扬的阿拉伯音乐,仿佛置身伊斯坦布尔街头。

  二战结束后,饱受战火蹂躏的德国本土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,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,经济逐渐起步的联邦德国吸引部分土耳其劳工前来打工。德国需要大批廉价的外籍劳工推动战后经济复苏,土耳其政府也急需劳务派遣赚回的德国马克支撑国内经济。 1961年,联邦德国与土耳其正式签署劳务输出协议,从土耳其引入“客籍劳工”,用工2年。

  1964年,由于2年轮换制不利于技能培养和用工连续性,在德国公司的压力下,2年用工期限被废除。土耳其劳工从而可以合法地长期居留德国。 1973年,德土两国的劳务输出协议终止。

  据德国移民档案馆统计,从1961年到1973年,有266万土耳其人到德国打工,其中约一半人在工作合同期满后滞留在德国,并携家带口,长期定居。目前在德国的土耳其人约有250万人,是德国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。

  几十年后,这些工作移民的第二代、第三代,却成了无根的一族。虽然出生德国,说流利的德语,却与周边社区格格不入,而中东故土,除了饮食、宗教和文化上的传承仍有意义之外,对他们来说,已经没有任何归属感。

  据统计,德国境内有外国移民血统的年轻人中,近三分之一没有任何职业技能,其中,土耳其移民后代中,缺乏职业技能的人更是高达57%。

 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,德国奉行多年的文化多元主义和促进种族融合的政策,正面临失败和崩溃的危险。她说:“在这一问题上,我们有点自欺欺人。我们总以为,"他们不会留下来,总有一天他们会走的。 "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建立多元文化社会,各族裔人和谐共处,这一努力已彻底失败。 ”默克尔强调,外来移民首先必须学好德语,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,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
  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

  30岁的布达科里出生在柏林,父母来自土耳其,但布达科里是德国国籍。上个世纪70年代,他的父亲从土耳其亚美尼亚边境的一个小镇来到德国的克鲁兹堡,在西门子公司找到一份工作,是个生产装配线上的工人。一家人住在一个三居室的房子里,条件应该比土耳其好很多,但布达科里回忆说,父亲下班回家,要么倒头睡觉,要么就是喝得酩酊大醉后打老婆孩子,父母从来不知道教育下一代如何在德国生存,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样适应这个社会。

  据德国精神卫生协会统计,有移民背景的孩子,比德国本土的同龄人更容易发生行为失常。联邦移民和难民署统计,在德国38岁至60岁的土耳其移民中,五分之四的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,25%的人甚至只读了5年书。即使教育程度较高的移民后代,在找工作时面临的困难也一般比德国人大,北莱茵威斯法尼亚州,外来移民后代中,9.1%的高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,而德国人中,这一比例只有2.6%。

  布达科里走在克鲁兹堡的街头,旁边是一家家土耳其烤肉店、发廊,路上,几个朋友过来打招呼,他们来自土耳其、黎巴嫩和阿尔巴尼亚,混迹于这片街区,布达科里在年轻人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。 11岁时,他就加入了柏林的一个名叫“暴踢兄弟”的帮会,整天在街头无所事事地瞎混,到处涂鸦,敲诈杂货店。他经常逃课,因为觉得老师总在羞辱他。布达科里小小年纪就是监狱常客,15次因盗窃和勒索罪进班房。换了6所学校,直到最后当地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,布达科里只能彻底沦落街头。

  城市空心化问题严重

  在德国城市化进程中,不同于经济模式的外围转移,由于种族和移民问题造成的城市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,市中心,由于“土人”的涌入,治安形势恶化,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,大量富有的德国中产阶级搬到郊区。

  德国社会学家劳福·塞兰以他居住的杜伊斯堡为范本,系统研究了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城市空心化和种族“飞地”的形成。由于钢铁业发达,杜伊斯堡的霍夫菲尔德区曾经是中产阶级的样本小区,干净热闹而不失优雅。但从60年代开始,许多中产人士开始搬往更加安静悠闲的郊区,房屋租金逐年下跌,吸引了大批意大利、希腊和土耳其外籍劳工入住。随着煤炭资源消耗殆尽,钢铁业陷入衰退,外籍劳工失业率迅速上升。 90年代初,霍夫菲尔德区内出现第二波移民潮,大量战争难民和德国少数族裔涌入,使这一地区从工人阶级社会彻底沦为外来移民失业人群的聚居区。

  塞兰将这一现象称为 “族裔殖民地”,对新移民来说,城市中的“族裔殖民地”非常重要,因为它缓解了文化冲突,为新移民提供了文化缓冲。但是,另一方面,长期的隔离,也让新移民失去了与外界主流社会群体的沟通,造成外来移民信息闭塞,文化上拒绝融入。

  德国各界对于外来移民,特别是土耳其移民的争论,在2011年因一本名为 《德国自取灭亡》的书而达到沸点,该书作者是德国央行行长扎拉青,他说,土耳其等地穆斯林移民一方面吸食德国福利制度的好处,同时又拒绝融入德国社会,对德国的文化、经济和生活方式构成威胁。最后,在舆论压力下,扎拉青因散布反犹和种族主义言论,被迫辞去德国央行行长一职。

  劳工短缺与人才外流

 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,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中几乎独善其身的德国,对于外籍劳工,特别是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扩大。仅西门子公司目前就有3000个工作岗位等待申请,其中多数为工程技术人员等。德国工商总会调查了1600多家企业,70%的德国企业表示缺人。但是,由于德国严格的劳工引入制度,经济界对于德国开放边境、放宽劳工入境法律的呼声日益高涨。

  外籍劳工去德国打工并不容易,非欧盟国家的技术工人必须证明他们在德国的年收入能够达到6万欧元,才能获得工作许可证,有效期只有5年。事实上,能够达到这一收入要求的外籍劳工数量微乎其微。

  对于已经在德国的外来移民,要想加入德国国籍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必须在德国居住满8年,通过德语考试,并且有正当的全职工作,才能申请。

  另一方面,德国急需的技术人才,却面临外流的危险。 2006年,德国向土耳其回流的技术人才,首次超过引入人才。许多土耳其移民后代,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,选择回到土耳其寻找发展机会。据统计,仅2009年,就有4万名土耳其移民离开德国,回到土耳其,其中包括部分高科技技术工人,而同一年,进入德国打工的土耳其人只有1万人。

  柏林州政府绿党议员奥兹坎·穆图出生在土耳其,他认为德国在移民融入问题上的困境,表明德国在清理种族主义和教育改革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。他说,德国的公共教育与时代严重脱节,仍延续老一套的教育思路,让学生在低年级就要为将来是走学术路线,还是仅仅学会社会适应本领做出选择,德国政府必须为移民儿童创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。

  “移民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的机会,比有学术背景的德国家庭孩子,足足少了4倍。难道是因为移民孩子笨吗?不是。是因为歧视,因为老师遵循的教育传统。 ”穆图说。

  欧洲华人习惯将德国的土耳其移民一语双关地称为“土人”,而德国对于土耳其移民,不管是第几代移民的后代,仍然坚持称他们为“DieTurken”(这些土耳其人)。这就是土耳其移民身上最现实的身份写照。
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©2009-2016 西班牙华人网 http://www.laicw.com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西中文化传媒促进会主办Powered byDiscuz!X3.4DIARIO DE CHINOS官网 |
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